话说铜陵名优特产,快来看看吧

14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13 17:07:17    

《铜陵县志》图片

我们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誉,也有“八宝之地”“鱼米之乡”之美誉。

自古以来,我们铜陵名优特产繁多。今天,我仅给读者朋友们,介绍其中几种名优特产。

新生的地下块茎的第一分支,俗称子姜。子姜再生出的分支,称孙姜,孙姜再生出的分支,称为曾孙姜。

新生的子姜、孙姜、曾孙姜,一般到8月中旬已相当膨大,即可起挖采收。但因尚未充分成熟,习惯统称为嫩姜。

深秋以后,姜叶逐渐枯黄,地下块茎也已充分膨大,停止生长,则称为老姜。

铜陵老姜,质地细腻,纤维少,皮色白里透黄,肉色纯黄,香浓味辣,比较耐贮藏,适宜用作调味佐料和加工酱菜的配料。也可加工成药用干姜。

铜陵嫩姜皮薄肉嫩,香辣可口,细嚼无渣,最宜糖醋凉拌,随拌随吃。历来被视为喜庆宴宾赏鲜的美味珍品。但嫩姜不耐久藏。

铜陵生姜,主要是生产嫩姜,即市场通常俗称的子姜。一般要求采挖之后,快运快销,及时加工成糖醋泡姜、糖冰姜、盐干姜等。

铜陵生姜种植,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和文献,并且到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处,苦苦查询,结果,无功而返。

也许是史料和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一点是史实,就是生姜原产于东南亚,我国自古栽培,而长江流域又是历史上生姜栽培比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考证可知,铜陵至迟在北宋初年就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著名生姜产地之一。

据宋初苏颂《图经本草》记载: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良”。

《宋史·地理志》也记载,当时池州列为贡品的方物中有红白姜。此所谓池州红白姜,实际就是指由池州上贡的铜陵所产的红爪白皮姜。因为,宋时铜陵县属池州,后来明代纂修的《嘉靖池州府志》在记述本府内重要物产生姜时,就明确标注是“产铜陵”。

《图经本草》大约撰成于北宋嘉祐年间,此时铜陵生姜,即以“良”著称而见载于当时文献。由此可见,铜陵生姜成名的时间,迄今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开始种姜的年代自是更加久远了。

宋、元时期,铜陵生姜除了用作贡品和加工成药用干姜,远销之外,主要是就地产销。因此,产销量都相当稳定。但至元末明初之际,由于铜陵屡遭兵燹,百姓流离失所,生姜种植业遭受到严重妨碍,种姜者日渐减少。当时著名的学者、当涂人陶安游历铜陵时,在题为《过铜陵》的诗中,不禁有“兵后姜芽少,岩深竹箭新”的感叹。后经明代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明代中叶以后商品性农业经济发展,铜陵生姜种植日趋活跃。

到了清初,铜陵生姜,便发展成了“远人市贩者居乡”的县内重要大宗土特物产。据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纂修的《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年不下10万担,并以大通为产销集散中心。因此,习称为大通姜。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通市场上每年销出的嫩姜,即俗称的姜,为3万担,老姜约为4000—5000担。当时有大小姜行共6家,大的姜行有毕子发、毕荣兴、袁长发等家。他们每年进出姜量都在1万担以上。嫩姜主要销往长江上游的安庆,下游的芜湖、镇江、扬州等地,购者多为各地的大酱园。如安庆的胡玉美酱园、扬州的四美酱园、镇江的恒顺酱园等。这些酱园购卖铜陵生姜,主要精制成酱姜、糖醋姜、盐制干姜和糖制薄冰姜等色味俱佳的姜制食品,一部分销售国内市场,一部分出口远销东南亚各国。安庆胡玉美酱园和扬州四美酱园,用铜陵生姜为原料加工出的精美姜制食品,曾荣获新加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铜陵生姜产销一蹶不振。1949年,全县仅种姜590亩,产鲜姜4425担。

新中国成立后,铜陵生姜生产恢复很快,至1953年,全县种姜达到1156亩,产姜16935担。农业合作化后,全县种姜面积基本稳定在400亩左右,总产鲜姜一般为7000—10000担。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吃粮问题,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削减。1962年,仅种80亩、产鲜姜2400担。后虽有所恢复,但“文革”期间,种姜又被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受到批判,有的姜田甚至遭到铲除。据统计,1962—1978年,全县每年种姜一般在200亩左右,产姜3000—5000担左右。这期间,1969年种姜面积竟少至79亩,1967年鲜姜产量竟减至1756担,以致出现产姜之地吃姜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流通渠道日畅,市场活跃,姜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同时,铜陵县农业科技部门加强了生姜栽培和姜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促使生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1988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136亩,产量24680担,与1949年和1978年比较,种姜面积分别扩大近1倍和4.7倍,鲜姜产量分别增长5.58倍和6.7倍。其中高产姜田,亩产已达到40担以上,在鲜姜品质上也有进一步改良和提高。1983年,安徽省蔬菜评比中,铜陵生姜被评为全省14个名特产品之一,是省指定送往全国农展馆展览的两个名特产品之一,另一个为潜山县雪湖贡藕。当年,铜陵生姜大部分是以鲜姜直接投入本地市场零售,或批量售给市、县酱制品厂和大通冰姜厂。此外。安庆、青阳、无为、繁昌等邻近市、县,每年也有商贩到时来铜陵县收购。大通冰姜厂所加工生产的糖冰姜、糖醋姜、桂花姜、盐渍姜等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和本省各地,而且远销辽宁、福建、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上海、深圳等9个省、市以及香港地区,尤其是糖冰姜还外销至日本、马来西亚。

改革开放以来,铜陵生姜种植迅猛发展,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产量,不断扩大和提高,令世人瞩目。铜陵生姜名扬天下。

《铜陵县志》图片

大蒜,是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十分适宜大蒜生长。每年9月份种植,年底和次年2月便有蒜苗上市。

蒜苗又细又嫩,在市场上很走俏,市场销售期可延续到每年4月份。

每年5月、6月,是大蒜的收获季节。蒜子有大有小,品种多,既是佐料的佳品,又是制作蒜油的原料。药用价值也较高。

铜陵民间有腌制蒜子的传统,腌制出来的蒜子,水灵灵的,色泽好看、味美,是品茶时的佐茶佳品。

旧时,有那讲究且好客的人家,招待客人的时候,总是在八仙桌上,摆上一碟自家腌制的蒜子,一碟糖醋姜或盐制干姜或糖制薄冰姜或酱姜,一碟顺安酥糖,一碟太平街烧饼,一碟钟鸣雪枣,一碟太平街臭干子或大通茶干,一碟大通香菜,臭干、茶干和香菜都浇上少许大通小磨麻油,顿时满屋生香。这还不够,主家还端出雅致的平底无盖小竹篮,里面装着产自老洲(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的小籽花生。最后,给客人泡上产自铜陵天门山或其它山上的“野雀舌”酽茶。主人和客人,边吃边喝边聊,悠哉,乐哉,美哉!如此盛情款待,客人还不乐不思蜀吗?

《铜陵县志》图片

1983年,顺安镇正式成立顺安酥糖厂,酥糖的年产量也由1960年代的30吨增加到100吨左右。此外,还发展了5家个体户从事酥糖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1984年,顺安酥糖荣获安徽省供销系统食品质量评比甲等奖。1985年,顺安酥糖又参加了全国供销系统在北京举办的食品展览会,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如今,顺安酥糖早已成为铜陵名特食品,不仅畅销全省各地,而且还远销广州、深圳、南京、上海等地,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铜陵传统食品之一,也是理想的馈赠友人的佳品。

据史料记载,关于钟鸣雪枣,还有一个传说。

清乾隆年间,钟鸣南侧的石埋巷有位商人,姓徐名昱公。徐家有间枣糖铺,所产优质枣糖,远近有名。徐昱公是个开明人士,济危扶贫,仗义疏财。每逢灾年,他便开仓济民,还私出银两兴修水利,很得民心。一些豪绅出于嫉妒,联名向州官诬告徐昱公收买人心,有谋反之意。州官不问青红皂白,没收了他的家产,把他软禁在钟鸣南侧花园岭种花,不允许再制枣糖。

徐昱公有一个妹妹叫徐清仙,貌若天仙。他蒙冤的第二年妹妹被纳入后宫做了皇妃。

徐清仙与哥哥徐昱公自幼感情笃深,深为哥哥被奸佞谗言中伤而抱屈,终日哭泣,不思茶饭。一天,皇上到徐清仙房内下榻,徐清仙强作欢笑,捧上一盘家乡的枣糖,请皇上品尝。皇上玉食金餐,自是看不上小小枣糖。碍于情面,皇上信手拈了两只。皇上没想到,枣糖香甜可口,不同寻常,好似一团甜雪融于口中,香舌甜喉,爽心清肺。皇上越吃越有味,连称“妙食!”。

此时,徐清仙指着枣糖问皇上:“枣糖好不好?”

皇上龙颜大悦:“好!”

徐清仙又问:“枣糖白不白?”

皇上笑:“白”!

徐清仙突然抽支毛笔,蘸上墨,对枣糖上一点,顿时,枣糖便染黑了一片。

“枣糖还白吗?”徐清仙问。

皇上一脸茫然,不解其意。

徐清仙放声痛哭。

皇上吃惊地问:“爱妃,因何而哭?”

徐清仙哭道:“皇上,这枣洁白如玉,可是它的主人——我的哥哥徐昱公却蒙受了不白之冤!”

皇上立显怒色:“竟有这等事?”

徐清仙趁热打铁,便一五一十地叙述了哥哥徐昱公的为人,以及遭受奸佞谗言的经过。

“这枣就像一团雪,可有人偏往上面泼墨啊!”徐清仙捧起一把枣糖,哭得撕心裂肺,肝肠欲断。

皇上龙颜大怒,立即下旨令巡抚前往钟鸣,重新调查徐昱公一案。后来,巡抚推翻了诬告,出榜为徐昱公昭雪。诬告陷害徐昱公的豪绅和制造冤案的州官,都得到了严厉制裁。巡抚还把徐昱公做的枣糖,命名为雪枣,取“雪白”之意。故这一民间传统特产才得以相传。

据史料记载,钟鸣雪枣由精面粉、精糕粉、白糖、苏打、麻油等制作而成。其特点是,色白如雪,外形如枣,内如蜂房,入口松酥,香甜可口。实为馈赠亲友和宴席调味之佳品。

你道这四只白如玉、镶金边的小碟内盛有何物?原来是大通名产四季小菜:碧绿的香菜,酱红的茶干,黑亮的瓜子,雪白的冰姜。帝王家吃厌了山珍海味,看腻了宫廷糕点,如今猛见得如此赏心悦目的茶食,乾隆帝眼睛一亮,倍觉新奇。于是一边品茗,一边品味茶点,不多时,龙颜大悦,竟不耻下问讨教起老板娘来。老板娘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大通这四样小吃,青的、红的、黑的、白的,色彩鲜明,象征一年四季,春天麦绿,夏季荷红,秋翻沃土,瑞雪年丰。这四样小吃,香的、辣的、咸的、甜的,香喷喷,辣和和,生津开味,益寿延年!大人屈尊我荒村小店,又如此垂爱这农家土产,民妇理当奉送……”乾隆帝闻言大喜,命随从重赏老板娘,并置办这四季小菜精品进宫,赏赐后妃和皇亲国戚。从此,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在古镇大通,人们有着早晨一边品茶,一边吃茶点的传统风俗。在众多的茶点中,有一种可与茶干、糖醋姜相媲美的茶点——香菜。

大通香菜,其实是白菜杆经过加工,精细制作而成。每年立冬前后,大通镇家家户户有腌制香菜的传统习惯。因为这个季节已进入霜期,经过霜打的白菜发甜,特别好吃,选用这个季节的白菜腌制成香菜最佳,不仅菜色好,而且味道鲜美。

香菜的制作要选好白菜主料。在挑选白菜时,最好挑选高杆白菜,中杆白菜也可。然后一匹匹剥下洗干净,先切成寸段,再切成直细丝条(忌横切),切时也可带一点菜叶(菜心最好)。同时,也可切少许青大蒜叶和萝卜丝条放在一起,翻晒一至两天,待除掉一些水分后,放入洗干净的钵内,先放入适量的细盐拌匀,双手用力揉搓,一直揉搓到见水润色后,放在钵内存放24小时,再加入适量的熟菜油、熟黑芝麻、生姜丝、五香粉、辣椒粉(糊)等配料进行调拌,调拌好后,装入陶瓷罐内或玻璃瓶内(罐头瓶为好),用力按捺紧实,上面再放一点小磨麻油封口,半月之后即可食用。食用时再浇上小磨麻油,那味道更美。

大通香菜,不仅供小镇人做早晨饮茶或招待宾客的茶料,还用作炒肉丝、炒五香茶干的配料,那味道更是别具一格。

《铜陵县志》图片

如今,传统的大通郭太和小磨麻油,被白鳍豚牌和老字号牌两家小磨麻油厂继承,并发展成为铜陵的名优特产涌进千家万户,既是铜陵人餐桌上的佳品,又是铜陵人馈赠友人的礼品。

传说,清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路经大通,品尝茶干后,赞不绝口。从此,大通茶干被人们誉为素点佳品,声名远扬。

解放后,大通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茶干这一传统产品的生产。1954年,创办了大通茶干厂。在保持大通茶干民间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茶干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品种也比较齐全,不仅有色味俱佳的十香茶干,还有虾仁茶干、蒲包茶干等。1984年,大通茶干在安徽省供销系统食品评比会上获甲等产品奖。大通茶干厂一直兴盛至1980年代末。后来,随着私营经济的兴起,一些技艺精湛的师傅纷纷领办或独办茶干作坊。当年,大通镇经营茶干的商户达14家,每日生产茶干达10万多块,以其咸中有甜、味美耐嚼的特色,远销广州、深圳等地。

太平街烧饼历史悠久。据说,太平街烧饼源于明末清初,工艺是一个姓查的师傅传下来的。
如今,在太平街,能做正宗太平街烧饼的,也只有三、四户人家了。
太平街烧饼,既是香酥可口的茶点,又是馈赠亲友的礼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