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旅游景点大全(中国旅游地图揽胜-甘肃庆阳)

13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02 14:16:15    

甘肃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在中国西北部。面积43万 平方公里,人口2713万。省会兰州。春秋时属秦和西 戎,秦置陇西,北地三郡,汉为凉州,唐置陇右道,兼属关 内、山南二道,宋初属陕西路,元属陕西行中书省,后分置 甘肃行中书省,明属陕西布政使司,清置甘肃省东部为起伏 较大的黄土高原,海拔1500-2000米。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 明显的向大陆气候过渡的特征。年平均降水量30-360毫米之 间。矿产有石油、煤炭、铁、镍、铅、锌、铜等。农 产以小麦、谷子、黍、棉花、胡麻等为主,牧业发达,河曲 马、欧拉羊驰名全国。

庆阳,习称“陇东”,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主产区。辖1个区、7个县。截至2020年11月,庆阳市常住人口为217万人。

庆阳景点:周祖陵景区、北石窟寺、环县塔、保全寺—张家沟门石窟

一、周祖陵景区(周祖陵森林公园)

位于甘肃庆城县城东山,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由于他功绩卓著,死后人们把他葬于此山。

从风城过大桥,到周祖陵山下,经过茂密的林带和蜿蜓崎岖的简易公路可达停车场,停车场上面的建筑群用822个石台阶连接在一起。山顶周祖文化区,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

首先是肇周圣祖牌坊,正面有杨成武上将题写的“肇周圣祖”四个刚劲大字,字的两边四个柱子上刻有两副对联,正联为“望天门三皇五帝周祖名峰群仙聚会,思庆洲岐傅李米人杰地灵万众来朝”。次联是“绝顶始知世外境,凭栏一望古今天”。牌坊的背面有“钟灵毓秀”四个大字。

穿过牌坊,正面就是周祖大殿,大殿建于平台之上。殿内正面有周先祖不窋、儿子鞠陶、孙子公刘三尊雕塑神像,像高2.8米,体态逼真,栩栩如生。殿内两侧还有庆节、皇仆等十尊画像,整个大殿显得典雅、肃穆。周祖大殿的西北角为周祖不窋的陵亭。亭后是周祖碑亭,石碑正面有“周祖陵”三个大字。

八卦亭位于周祖大殿东南侧,八卦亭的南面为三十八王庙,庙为五间歇山前廊殿,建筑面积174.41平方米,共22个明柱,内有从文王姬昌到赧王姬延共三十八尊塑像和画像,设计典雅,形象逼真。八卦亭的东侧则为簪尖式碑廊。西面为览风亭,是观看游览风景之地。

二、北石窟寺

位于西峰区董志乡境内,距市区25公里。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数十个朝代增修扩建,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北石窟寺俗称大佛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

北石窟寺背靠青山,面对碧流,在长12米,高20米的赭红色石崖之上,开凿着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龛295个,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龛密集,形如峰房,高二十米,长一百二十米,是陇东地区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石窟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奚康生创建的一百六十五号窟为最大,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伟精湛,庄严肃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像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还有240号窟的北周造像,显示了敦朴厚重的风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号窟。窟内的大小雕像面容丰腴,秀目含情,飘然欲动,姿态动人,堪称盛唐艺术精品,唐代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成就。窟内还保存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各代的题记150多则,是研究历史、书法的珍品。

三、环县塔

位于环县环城镇红星村北关组环江东岸第二级阶地上。建于元世祖中统五年,即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

环县塔为八角五级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向上逐层微敛,顶有塔刹,通高22米。塔身青砖镶砌而成。底层较高,超过塔高的四分之一,内外无台基。每面宽3.13米,向南有门,其内辟八角形塔室,每面宽1.20米。各层塔檐出双杪华拱,每面补间斗栱两朵,上承替木,再上出叠涩若干层。每层间隔一面设有门或雕刻版门和直棂窗,分层变换方向。门单砖券顶,两侧浮雕莲花饰。各级塔檐上部施平座,下施斗栱,上设栏杆,人可通行。塔顶为镀金铜质塔刹。

环县砖塔保存完整,对研究宋代建筑形式和建筑工艺、风格等具有较高价值。

四、保全寺—张家沟门石窟

位于合水县太白乡平定川西岸。保全寺石窟开凿于长约40、高8米的崖壁上,坐西向东,共有窟龛25个,石雕造像153尊,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及弥勒菩萨较多,并胁侍菩萨。佛像一般方颐丰面,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半披肩大衣,浅阴刻平行衣纹,躯体粗犷健硕,体现太和改制以前的风格。3、4、5、6号龛较大,为平面呈方形或马蹄形的穹窿顶龛,最大为4号窟,平面呈方形,高、宽、深各3米,正壁造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及弥勒菩萨,南北两壁各造二佛、门口侍立二菩萨,其余为圆拱形浅龛。张家沟门石窟分布在长约12、高3米的红砂岩崖壁上,共有窟龛8个,平面为呈半圆形的圆拱形浅龛。石雕造像31身,每龛雕一佛二菩萨像。2、3号龛之间岩面阴刻“太和十五年太岁在未癸巳 朔三月十五日佛弟程弘庆供养佛时造石坎(龛)佛一躯”造像题记。造像具有北魏中期孝文改制以前的风格,供养人着鲜卑族服饰,是陇东地区发现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北魏石窟造像。该石窟中有4个窟保存较好,其余损坏严重。对研究陇东地区早期石窟特征和佛教艺术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