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位于现在山西省忻州市区。忻州城同时兼有行政治所和军事要塞功能,最初是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所建的九原县城,明万历二十六年修筑忻州城墙,目前的忻州老城的范围是同治七年在明忻州城基础上扩展的范围。目前的忻州古城基本修葺一新,城墙目前大体包砖,因而不知道是重建还是原有遗存的包砖,西门一带还留有土墙,是原有遗存。城内的建筑,如秀容书院等,根据老照片来看并非空穴来风,因而忻州古城绝非凭空的古城。
忻州古城北门为“拱辰门”,匾额“晋北锁钥”,南门为“景贤门”,匾额“三关总要”,东门为“永丰门”,匾额“献佳合北”,西门为“新兴门”,匾额“九峰雄峙”。
忻州古城的主要建筑包括清乾隆时期所建的秀容书院,建于明弘治年间的文庙,建于元至正年间的元遗山祠堂。元遗山祠堂为了纪念金末蒙古时期的忻州籍文学家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北门

元好问祠

北门

秀容书院

文昌祠

远处可见土城墙

玻璃罩内为东汉城墙遗址

关帝庙

泰山庙

清同治年间 禁止事项碑

财神庙

南门

南门

东门

金世宗大定年间古钟

西门

西门土墙

重新包砖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