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旅游攻略(贝加尔湖,除了美到令人窒息,你还知道什么?)

13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8 20:28:25    

贝加尔湖如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迄今已有2500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它还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这里生活着2600余种生物,其中3/4为当地独有。这里湖山相映,水树相亲,冬可赏冰,夏可游湖,美不胜收。

“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3年前,我因向往李健《贝加尔湖畔》中歌唱的世外桃源,遂与友人从北京登上绿皮火车K3,寻找那片人间仙境。

湖中之最

贝加尔湖坐落在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与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两个行政区域的边界从湖中心穿过。欧亚板块内部新生代发育了两个著名的裂谷,贝加尔裂谷是其中之一。在漫长的地质演化中,300余条河流和一些冰川裹挟了巨量的水和泥沙灌入这个巨大的新月形裂谷,最终形成了贝加尔湖。其中发源于蒙古国的色楞格河一路北上进入俄罗斯,是注入贝加尔湖的河流中最大的一条;安加拉河则是唯一以贝加尔湖为源头的河流,也是叶尼塞河的主要支流,为西伯利亚带来丰富的电力和渔业资源。

贝加尔湖南北长600余千米,东西最宽处约80千米,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虽然它地处内陆,却意外地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质学研究表明,贝加尔裂谷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发生裂解——随着地壳运动,贝加尔裂谷沿线两侧陆地正在逐渐分离,这正是大陆板块漂移形成海洋的起点。不断地张裂也使贝加尔湖地区成为地震多发区,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地震上千次。

贝加尔湖周围群山环绕,处于构造山谷地带,为断陷湖,由地层断裂陷落造就。山谷环绕营造的安全环境使贝加尔湖中的生物系统平稳地度过第四纪。

地壳运动不仅横向拉扯出这轮“新月”,纵向也犹如一把利剑刺入大地,其最大深度为1642米(2015年),为世界最深湖泊;平均水深约730米,亦是世界之最。如此宽厚的“胸怀”也使贝加尔湖的淡水储量达到2.3万多立方千米,占全球未冻结淡水储量的1/5,足以供50亿人饮用。

2008年,根据俄罗斯“和平-1”号与“和平-2”号深水探测器在湖心最中央探测结果,贝加尔湖的准确深度为1580米。至今仍不断加深,2015年测量深度为1642米。

大美湖光

在众多旅行网站上,与贝加尔湖关联最紧密的词莫过于蓝冰。我在出发前,对这带有一丝玄妙色彩的奇观也满心憧憬。不过,当我从湖面上拾起碎冰仔细端详时,却发现与日常见到的冰块并无异样——透明而冰冷,与“像蓝宝石一样”的想象相去甚远。其实贝加尔湖的水并无特殊颜色,蓝冰只是风雪封冻湖面后,人们透过湖面看到的壮美景象。

贝加尔湖之所以能形成蓝冰,是因太阳光照射到湖面时,波长较长的红橙光大多被水分子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光被坚厚的冰层散射回人们眼中,因此呈现蓝冰的奇景。贝加尔湖水清澈,游客可目测到冰面深处。有数据显示,贝加尔湖的透明度在冬春季节最佳,可达40米,而在夏季生物活跃时稍有降低。

冬季冰面结冰时,极限活动爱好者前往贝加尔湖冰面点燃篝火、露营、冰钓。

除蓝冰外,在贝加尔湖还可看到气泡冰、波浪冰等奇观。气泡冰指的是能在冰层中看到一连串洁白的气泡,这是由于湖底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严寒直接封冻在水中而形成的。波浪冰则是因为水面上的波浪在严寒中直接冻结,形成冰面上的波浪,景观壮美。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望无际的冰面闪闪发亮,如同仙境,与碧蓝洁净的天空相映成趣。晚霞时分,更能欣赏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绝美景色。这里的空气异常洁净,呼吸时都能感受冰的清澈。

“气泡冰”:湖底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封冻在水中。

“波浪冰”:水面上形成波浪时,在严寒中直接被冻结。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贝加尔湖并不是“四季冰封”的“冻湖”。从纬度上看,它地处北纬51°~56°之间,与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市基本持平,处于北温带,加之深处大陆内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全年景色优美,12月至次年1月可欣赏雾凇,2〜3月可欣赏蓝冰、气泡冰,4月湖水逐渐解冻,半冰半湖的景色同样奇幻旖旎。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贝加尔湖在夏季变得“水光潋滟晴方好”,垂钓和潜水是盛夏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项目。随着温度回升,水温达到16℃左右,湖中的有机物增多,湖水的颜色也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夏季时变为“绿水”。

贝加尔湖意为“富饶的湖泊”,每年2至3月是赏冰最佳时间,“气泡冰”“波浪冰”等冰上奇景美不胜收。

冰洞是贝加尔湖的奇景之一,洞穴内部冰凌倒挂,在落日余晖下,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独有物种的乐园

得益于地理、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贝加尔湖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由于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如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海豹、贝加尔白鲑(又称奥木尔鱼)等。据统计,共有2600余种生物生活在贝加尔湖,其中3/4为其独有。

虽名为海豹,也与生活在海里的海豹同属海豹科,但贝加尔海豹却真真切切生活在淡水中。它们的爪子长而有力,可击破冰层,在湖面冰封时开口透气。为什么本应生活在海里的它们会出现在内陆淡水湖中?科学界公认的解释来自地质学家切尔斯基的观点:原本生活在北极的海豹在冰川时期通过安加拉河逆流而上到达贝加尔湖,并世代定居于此,最终演化成现在的贝加尔海豹。由于其皮、肉和脂肪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当地长期以来有捕杀海豹的习惯。为保护贝加尔海豹,俄罗斯政府对捕猎海豹设定了限额,对捕杀技术也进行了更细致的规范。虽然盗猎事件仍难以避免,但此物种已脱离灭绝的危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5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约有5万至6万只贝加尔海豹生活在贝加尔湖地区,且种群数量稳定。

贝加尔湖独有物种、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海豹,因过度捕猎一度濒危,在政府保护下已脱离灭绝风险。

除淡水海豹外,贝加尔湖中还蕴藏丰富的渔业资源,贝加尔白鲑是其中的代表。贝加尔白鲑与三文鱼、虹鳟鱼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是当地居民的传统美食。早在17世纪中叶,俄国大司祭阿瓦库姆因反对宗教改革而被流放西伯利亚时,留下了俄罗斯文学里程碑式作品《行传》,其中记载了包括贝加尔白鲑在内的多种鱼类及其食用方法。我在造访贝加尔湖边的利斯特维扬卡小镇(Листвянка)时,在镇上的餐厅品尝了熏制的贝加尔白鲑。当地人制作熏鱼前先将鱼的内脏清理干净,然后在鱼身上抹好盐,再用树枝串起架在木柴上慢慢熏烤。熏好的贝加尔白鲑通体呈焦黄色,鱼皮薄脆,可轻易撕下,鱼肉细腻,咸鲜味突出,还有明显的木质味道。除味道鲜美外,令人大快朵颐的原因还有贝加尔白鲑精简的骨骼结构——只有一根主刺。

贝加尔湖当地主要经济鱼种是贝加尔白鲑(又称奥木尔鱼),放在炭火上熏烤后可轻松撕下外皮,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贝加尔湖美味。

西伯利亚鲟等鱼类在贝加尔湖自由生活

此外,在贝加尔湖还能观测到7种鹰,如此丰富的种类聚集亦为亚洲独有。有观点认为,贝加尔湖地区的鹰之所以得到充分保护,同当地信仰萨满教有很大关系。根据萨满教传说,贝加尔湖最大岛屿奥利洪岛的“灵魂之子”是一只白头鹰,正是它最先接受了萨满教的礼物,使萨满教在贝加尔湖地区得以传播。萨满教信徒将鹰视为神圣的象征,相信任何人伤害了鹰都难逃抵命的厄运。

奥利洪岛是贝加尔湖近30座岛屿中最大的一座,岛上的萨满石被当地人视为“圣石”。如果说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明珠,奥利洪岛便是这颗明珠的心脏。

贝加尔湖能观测到包括白尾鹰在内的7种鹰,属亚洲罕见。

不过,对于生活在贝加尔湖的生灵来说,人类的捕猎活动并不是最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所释放的污染物才是影响它们生存的头号敌人。上千种本地特有生物已经在长期进化中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特殊的气候与环境,但随着全球变暖,贝加尔湖的平均表面温度在过去50年里上升了近1.5℃,且仍在持续上升。气温升高会导致贝加尔湖冰期缩短。像贝加尔海豹这种生活在内陆冰上的动物无法迁徙至其他栖息地,如果贝加尔湖的冰封期无法满足其繁殖条件,贝加尔海豹走向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科学家们还对贝加尔湖的端足类钩虾展开研究。端足目动物在水中起到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使水体实现自我净化,还可作为鱼类食物。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使湖水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端足目动物离开原有分布区域,向湖中心更深、更冷的位置迁徙,以保护身体结构不会被高温破坏。这样一来,不同区域的端足目动物将不得不争夺食物来源,最终可能对整个贝加尔湖的生态结构造成无法预测的影响。

钩虾等端足目动物虽然体型娇小,但在贝加尔湖起到分解有机物、净化水体的重要生态功能。

除气候变化外,科学家们还担心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会对贝加尔湖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贝加尔海豹体内的污染物负担会影响其疾病易感性或者种群数量,但随着周边工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情况。此外,有学者研究了端足目动物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物镉的反应:虽然贝加尔湖的水质并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但流入贝加尔湖的河流越来越受到上游采矿废水的污染,废气也会从附近的工业区进入湖泊。一旦贝加尔湖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上升,钩虾作为食物链底端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从而对整个贝加尔湖生态圈造成严重后果。

俄罗斯人十分重视贝加尔湖的生态保护,在1993年建立了贝加尔湖博物馆作为主要研究机构。我在博物馆内看到了憨态可掬的贝加尔海豹、不同水深情况下贝加尔湖的动植物样态、第一艘到达贝加尔湖最大深度的潜水器“派西斯”号,还有幸了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为研究贝加尔湖的地质演变、气候与水文条件、动植物生态而作出的努力。

贝加尔湖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天然引擎。科学地研究、保护、利用“西伯利亚蓝眼睛”,也是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