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皖赣的村庄——江西徽州古城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1:24:36    

行走方式:自驾

D1: 太平湖 午餐:太平湖桥头饭店 晚餐:云海楼餐厅 入住:云海楼

D2:三棵树,塔川赛金花故居碧山村,潜口民居。午餐:碧山村村头农家菜,晚餐:黄山丽霞客栈。入住:黄山丽霞客栈

D3:灵山村,民间第一牌坊,徽州古城,鱼梁,屯溪老街,黎阳in巷 午餐:屯溪老街,晚餐:屯溪老街美食人家。入住:黄山老街苑精品酒店

D4:午餐:华山徽宴酒店 屯溪开往景德镇

D5:景德镇国际商贸广场

D6:雕塑瓷厂,景德镇开往瑶里,瑶里古镇风景区,新屋下村

D7:卧龙潭,瑶里开往屯溪,入住黄山君瑞百合大酒店。


D3:灵山村,民间第一牌坊,徽州古城,鱼梁,屯溪老街,黎阳in巷 午餐:屯溪老街,晚餐:屯溪老街美食人家。入住:黄山老街苑精品酒店

离开灵山村时带着丝丝的惊喜,满满的幸福感返回丽霞客栈。那会已经日上山头,吃了老板做的笋干肉丝面做为早中饭,把晒在平台上的衣服收到行李箱中。老板又迎来了一拨上海的朋友,带着他们去呈坎景区游玩了。离开好客的丽霞客栈继续出发。返回时又路过潜口民居。潜口民宅沿着205国道南行1公里是一个牌坊。

紫金祠牌坊。青石结构,四柱二间三楼冲天柱式,通宽9.7米,高11.7米,柱脚均饰以金刚腿,上坊和梁上刻有浅浮雕花纹,图案精美细腻。坊额上刻有“宋敕建”,横匾额刻有“金紫祠”三个大字。牌坊后是被誉为“金銮殿”的“皖南小故宫”金紫祠。时代为明代。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此地没有入内参观。

继续前行可以看见路边有一座明代的下尖塔。塔七层八角,底层直径约10米,层层缩小,外观如锥,俗称"潜口锥"。塔上已是草木并生,颇有历史的沧桑感。其实安徽处处是美景,所以我们没有去附近著名的西递牌坊买票参观。我们只是行走在村庄之中,看她原滋原味的风貌,其中所有的徽派元素都在其中。随处一见就是明代的牌坊,明代的塔,几千年的村庄。

(二)徽州古城

沿省道驾车行驶从黟县到歙县,直达徽州古城。

围绕着古城外的行知公园和黄宾虹公园就彰显了歙县人的文化气息和底蕴。

行知公园

黄宾虹公园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沿着古城围墙外塑造了歙县历代有成就的名人雕像和他们的经历成就介绍。文学家朱升,发明家毕昇,著名砚工李少微,革命家刘和珍......这是歙县的历史,歙县的骄傲。

公园内的四角亭在清新自然的绿荫中。城墙外公园给市民游人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在这里歇歇脚,下盘棋,三五好友小聚聚,在这样有历史有文化氛围之地,悠哉,雅哉。

徽州古城建于秦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建于明朝,重建于清朝的古城分内城,外廊,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古城墙下的“仁和楼”依旧保存着古时的姿态。城门上“徽州”二字张扬着古城的历史。

从这个门进入是要买门票的,门票80元。

古城景区很特殊,古城内有居民居住,居民住宅和景区是同为一体的,居民来来往往不用买门票的。听从丽霞客栈老板的话没有选择从这个门进入。我们因为没有行李,咋一看也像是本地人,于是我们沿着城墙一直往北走,从小北街一条普通,人来人往的街道进入了古城。园里大量的仿古建筑,风格上保持了徽派建筑的完整性。但是店铺林立,充斥着现代气息掩盖了古城应有的古色古香的气质,不细细去寻找,这里仿佛就是一条仿古购物街。

偶尔看到陶行知纪念馆的门牌,可是在小门前卖小吃的大姐告诉我们要从中和街的大门进入。虽说是纪念馆的小门,但是门前到处是吆喝的小商小贩,还是有些小失望的。
陶行知纪念馆是一处徽州古典式建筑,仿佛宗祠的式样。

进门是天井,天井过去就是正厅,正厅门楣上高挂着宋庆龄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而手书的牌匾——“万世师表”。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先驱者,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等先进理念,至今仍是我们教育的指针。

沿着中和街继续往北走就到了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

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

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

距今五百多年的许国石坊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角牌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

离许国石坊几步之遥的就是阳和门。阳和门又名东谯楼,原名钟楼,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是直通老街居民区的大门。

阳和门左侧是修建一新的古衙门。这里一定是检票入内的。

南谯楼在阳和门的西南侧。阳和门楼和南谯楼略显沧桑。阳和门楼和南谯楼原为矗立在歙县古城双套城门内旧徽州府府衙的一部分,最早建于宋宣和年间。

现存的南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

在古城内溜达,只是走了几条街道,其实古城很大,有时间是可以好好的走一走。古民居和现代仿古建筑相交织。在古城中细细看,慢慢品,你能在这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里寻找到,欣赏到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