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莲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7 09:46:38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北麓,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与永新县毗邻,西南与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芦溪县交界。

历史沿革

莲花,汉时为长沙国安成县和豫章郡庐陵县地。晋太康初,置广兴县,县治在今琴亭镇附近。隋撤广兴入泰和,时为泰和与安复县地。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析泰和复置永新,此后,莲花一直为永新、安福二县属地。

清雍正五年(1727),以吉安同知移驻莲花桥,乾隆九年(1744)立莲花厅,割永新县西境之安仁、西亭、登云二乡共20都为砻西乡,析安福西境昆弟、德清乡共12都为上西乡以隶之,于莲花桥设治,属吉安府。据清同知李其昌《莲花桥记》载:“自分丞移驻桥上,合莲花以请篆,而桥之名始著,于是割永新之砻西,安福之上西而为厅,亦即以名桥者名之。”另据清光绪《莲花厅志·贺志》云:“目惟今之莲花村与莲花市相距密迩,且朝夕入市必由莲花桥经过,而其水又自上游莲花峰来,本地更有莲花塘,故村名历久未改,宜继市与桥著厅名之所缘起焉。”故厅是以莲花桥而得名。

1912年冬废府及直隶州制,1913年莲花厅改为县治。1915年莲花县属庐陵道,1926年废道,属江西省第三行政专员公署,1934年署治曾设在莲花县琴亭镇。1928年6月30日成立第一届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1949年八月十四日,莲花全县获得解放,隶属吉安地区。1968年改吉安地区为井冈山地区。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复为吉安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8月11日,莲花县属萍乡市。

行政区划

1949年8至9月,仍按民国时17乡(镇)进行工作。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划为6个临时区,后改为5个区,建立41乡;193个村农会,保甲制度彻底废除。

1950年6月,全县划为6个区,66个乡(镇)。

一区(城区)辖10个乡(镇):琴亭镇、城镇、屏峰、杨视、秦垣、汤渡、梅洲、望山、白马、花田乡,

二区(良坊区)12个乡:下坊、升堂、泉山、庙前、井边、湖上、南头、三社、丰施、路口、庙背、湖汤乡。

三区(语塘区)13个乡:沿塘、升坊、江口、石江、桃岭、陈坊、神泉、永坊,大沙洲、坪里、珊田、桥头、棠市乡。

四区(南村区)11个乡:邑田、湾源、江口、岭水、圳头、斜田、凫村,段家山、庙下、塘边、寒山乡。

五区(九都区)10个乡:洌源、寨上、坊楼、视下、罗市、上塘、黄陂,西坑、六市、河江乡。

六区(洋桥区)10个乡:富冲、暖水、洋桥、屋场、苍下、塘下、高洲、严家、高滩、山背乡。

1952年6月;全县分为7个区,80个乡(镇)。

一区(城区驻白马村)12个乡(镇):城乡镇、屏峰、望山、凫村、斜田、白马、花塘、莲溪、杨视、升坊、沙屋、江口乡。

二区(下坊区)11个乡:邑田、心田、庙前、井边、泉山、塘冲、升堂、下坊、泰垣、梅洲、汤渡乡。

三区(坪里区)13个乡:浯塘、桃岭、太湾、永坊、神泉、陈坊、湖田、大沙洲、坪里、珊田,棠市,三板桥、桥头乡。

四区(南村区)10个乡:田东、南岭、岭水、江口、圳头、塘边、布田、南村、寒山、安全乡。

五区(坊楼区)12个乡:六市、垭坞、河江、海潭、西坑、黄陂、上塘、罗市、视下、坊楼、寨上、洌源乡。

六区(洋桥区)11个乡:高滩、严家、高洲、库塘、塘下,苍下、屋场、东田、洋桥、沿背、富冲乡。

七区(南头区)11个乡:湖汤、庙背、路口、丰施、闪石、暖水、南江、三社、江背、湖上、南村乡。

1956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将80个乡(镇)合并为20个乡(镇),即莲花镇、六市、高洲、罗市、坊楼、洋桥、闪石、路口、湖上、庙前、下坊,南岭、汤渡、南村、寒山、花塘、升坊、神泉、坪里、三板桥乡。1958年8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将原有201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以乡为单位,建立了20个人民公社,除莲花镇改琴水公社外,其他公社名称与1956年19个乡名同。

1959年1月,将全县2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琴水、海潭、高洲坊楼、湖上、下坊、南村、花塘、坪里9个人民公社,9月28日,又将9个人民公社扩为15个公社,即琴水、海潭、高洲、坊楼、路口、潮上、庙前、南岭、下坊、南村、花塘、升坊、神泉,坪里、三板桥公社。

1961年3月27日,将15个公社划为20个公社和1个特别区。4月19日成立6个区,6月30日又划为8个区,辖1个镇,47个公社。10月7日合并为5个区,辖1个镇,28个公社,即:

琴水区辖琴水镇及升堂、下坊、汤渡、凫村、花塘5个公社。

坊楼区辅六市、高洲、严家、罗市、坊楼、洋桥6个公社。

湖上区辖闪石、路口、湖汤、渭下、湖上、良坊、下布7个公社。

南村区辖南岭、塘边、南村、寒山4个公社。

坪里区辖坪里、升坊、五洲、永坊、神泉、三板桥6个公社。

1963年10月7日,全县由原8个区1个镇47个公社合并为5个区29个公社(包括琴水镇)。

1963年11月,撤销原5个区,将29个公社(镇)并为18个公社,即琴水、六市、高洲、罗市、坊楼、闪石、路口、湖上、良坊、南岭、南村、下坊、花塘、寒山、升坊、神泉、坪里、三板桥公社。全县227个大队。

1966年2月7日成立琴水镇,全县为18个公社和1个镇。

1968年4月9日,成立县革命委员会,19个公社(镇)于4月底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0月18日,扩社并队,全县成立花塘、六市、高洲、坊楼、湖上、下坊、南岭、南村、棋盘山、坪里10个人民公社。

1970年8月23日,成立琴水镇,全县为11个公社(镇)。

1972年10月6日,全县重新划为18个公社,下辖201个大队。

1974年11月5日,撒销罗市与寒山公社,琴水公社改为琴水镇,全县为16个公社(镇)。

1977年9月19日,撤销琴水镇成立琴水公社,全县为16个公社,200个大队。

1982年从琴水公社划出南门、西门、北门、西边4个大队。恢复琴亭镇,全县为17个公社(镇),203个大队。

1984年3月,改人民公社为乡,全县为17个乡(镇),203个行政村。

1985年,坊楼乡增加洋桥(析自甘家行政村)、田垄(析自沿背行政村)2个行政村;下坊乡增加西漂(析自下坊村)、仁本(析自汤渡村)2个行政村。

1986年全县总面积为1,062.06平方公里(不含在外县的插花地112.04平方公里)。辖16个乡,一个镇,一个垦殖场,203个村,1559个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965个自然村。全县共39,014户,195,623人,其中城镇人口12,850人(据1982年普查数),除回、苗、壮、满、侗、黎、羌8个少数民族105人外,其他均为汉族。

1987年,莲花县行政区划仍为17个乡(镇),207个行政村。

1989年3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设立寒山乡,原荷塘乡寒山、白竹、安全、文塘四个行政村划归寒山乡管辖。

1990年,莲花全县设17个乡1个镇(琴亭镇),辖209个行政村。

1991年7月,良坊乡心田村分为心田、言坑2个村。

1994年,坊楼撤乡建镇,全县设16个乡2个镇,辖210个行政村。

1995年7月,良坊乡岐下村州上村民小组划归下坊乡白渡村管辖。

1999年8月,坪里乡、良坊乡、路口乡和升坊乡撤乡建镇,全县设12个乡6个镇。

2001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花塘乡、琴水乡撤销,并人琴亭镇,寒山乡撤销,并人荷塘乡,并于2002年1月按新区划建置办公。全县设9乡6镇,共15个乡镇。

2003年9月,撤销坪里镇,与神泉乡合并为神泉乡,撤销下坊乡,与良坊镇合并为良坊镇。同时,全县合并53个行政村。全县设5镇8乡,共13个乡镇,辖157个行政村。

2005年,全县辖5镇8乡1个垦殖场、157个行政村5个社区。

2022年全县辖5镇8乡1个垦殖场,即琴亭镇、坊楼镇、良坊镇、路口镇、升坊镇、高洲乡、六市乡、南岭乡、荷塘乡、神泉乡、三板桥乡、湖上乡、闪石乡、海潭垦殖场。4个居委会,157个行政村,总人口276562。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