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陵墓-马王堆汉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0 10:01:50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1984年3月原东屯渡人民公社因境内有马王堆汉墓而改名为马王堆乡)。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三座汉墓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丘,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3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

马王堆汉墓外景照

一号墓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即墓坑下部)四部分构成,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方向正北。

一号墓所在的土冢的封土,在挖掘前高20余米,底径50~60米,大部分为夯土,顶部为圆形平台,直径约有20多米,大部分为人工堆砌,封土下侧为自然形成的一座高约4~5米的小土堆。封土下为墓葬,挖掘自然土堆而成,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方向为南北朝向。斜坡墓道位于墓坑北侧正中,上宽下窄,最上端宽约3.1米,下端宽约2米。墓道的坡度根据靠近墓室一端大致判断为36°,靠近墓室的一端距离墓穴底端高约3.5米,具体长度因没有发掘而未知。

一号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从墓口向下有四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第一层台阶长16.8米,东西宽15.42米;第二层台阶长14.64米,宽12.8米;第三层长12.54米,宽10.45米;第四层台阶长10.34米,东西8.45米。每层台阶高约为1米至1.5米,台阶墙壁与每层夹角为105至108度,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自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墓道尽头几乎到达木椁顶,以及木椁周围先填木炭,再填白膏泥,填土用“五花土”夯筑等做法。木炭厚0.4~0.5米,总重量约达5000千克,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强,渗透性极低,对于密封起决定性作用。一号墓的白膏泥堆积既厚又匀,封固严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椁室形成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物质的损毁作用,故墓内的多层棺椁、墓主尸体及随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

二号墓位于一号墓的正西侧,即马王堆双堆的另外一座。二号墓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墓口距离一号墓墓口最近距离约为23米。墓坑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南北朝向。封土堆上部为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8.95米。近底部3米处为长方形的墓室,长约7.25米,宽5.95米。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墓内的保存情况较差。

三号墓与一号墓共用同一个大封土堆,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墓口上方的原属于三号墓的封土堆仅剩余2米多,为五花土。墓坑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方向为南北方向,深约17.7米。墓口南北长约16.3米,东西宽约15.45米。墓口以下有3层台阶,每层内收1米左右,下方为斗型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5.8米,宽5.05米。墓道位于墓坑北端中部,坡度为19°,靠近墓口一侧建有两座跪姿陶偶人,有残损。墓底和椁室周围填充有木炭,木炭上方有白膏泥。木炭厚15~30厘米。青色膏泥一般厚60~70厘米,个别地方薄至10厘米。膏泥层以上是夯筑紧密的填土,土质为网纹红土,上部较纯,下部混合有青灰色的膏泥,总厚度6.1米。

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和三号墓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大体一致,但规模有一定的差别。

一号墓葬具由椁室、四层套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棺椁放置在墓室底部正中,方向正北,里外共六层(二层板,四层格板),连垫木,共用木板七十块。椁室长6.72米,宽4.88米,高2.8米。本板系斧斤铸凿,平正方直,制作精工。七十块木板约合成材52立方米,最大的木板(柠室东西二壁板)长4.84米,宽1.52米,厚26厘米,重约1500千克。棺椁结构严密,七十块木板不用一块金属嵌钉。结合方法大致分为扣接,套榫与栓钉接合三种。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树4块壁板和4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4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4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完好。

一号墓葬巨型椁室

一号墓葬出土彩绘棺

一号墓机构解剖图

二号墓室内部正中为椁室,椁室外填满白膏泥和黄膏泥。由于经过盗掘,棺椁上层已经腐烂,无法辨别情况,仅底板保存完好,一共4层,可推断其为一椁三棺或二椁二棺结构。

三号墓的棺椁保存完整,结构与一号墓大体相同,但规模较小。在椁室中央的棺室里放三层棺,比一号墓少了一层。椁室的构筑情形是:墓底横放三根垫木,然后纵放两层厚19厘米的底板,每层三块。上层底板长5.09米,宽3.37米,下层底板略小。底板上竖立八块厚19厘米左右的梓壁板,构成深1.15米的棺室和四个边箱。棺室长2.61米,宽1.22米。南边箱宽41厘米,北边箱宽94厘米,长均为2.87米。东西两边箱的大小相同,均为宽62厘米,长2.63米。椁室上复盖顶板和两层盖板。顶板厚6~6.8厘米,中间为三块长方形板。东西两侧各一块长板,南侧一块梯形板,北侧两块梯形板。北边箱的中部偏东处,加有一个门框形木架,以支撑顶板。盖板两层,上层横放四块,下层横放五块,厚19.5~22厘米,并外加边框。上框长5.60米,宽4.25米。下框略小。梓室之上复盖着一张整幅的竹席,略大于梓盖板,面积约25平方米。紧密套合的三层木棺,外棺和中棺都是素棺,外髹深棕色漆,内髹朱漆。中棺两侧和底用一根整木雕凿而成。外棺长2.57米,宽1.16米,高1.13米。中棺长2.34米,宽92厘米,高88厘米。内棺上加两道帛束后,满贴以起绒锦为边饰的绣品,长2.14米,宽72厘米,高67厘米。出土时,三层棺都有裂缝,棺盖封闭不严,保存情况较差。内棺有棺液约250公升,复盖和包裹尸体的衣服已腐朽。尸体也已腐烂,只剩散乱的骨架,经鉴定为男性,年龄三十多岁。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