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岘港旅游攻略(夏威夷与戛纳相结合的东方投影——越南岘港深度游记)

1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5 14:16:30    

融入,行走在异乡的街道上。

“Free Walking Tour”免费步行导览,这是近年冒起的旅游概念,跟着当地人在街上行来走去,去些观光客不知道的地方,听向导讲一些只有本地人知道的故事,来一场深度在地旅行。

与传统导游的最大分别,向导不会像录音机般,老练地说着标准化的旅游信息,更多时候倒像朋友介绍他们的「家」一般。

相关的费用很便宜,唯一支付的是向导小费,向导很多是当地懂英文甚至少量中文的大学生,因此大可参照当地物价和向导表现,在旅程结束时调整酬劳。

仅有一天留在岘港市内,贪心地想快速地了解这城市,看到网上的介绍还算靠谱,我们就报名参加了。

向导团由本地一群热心的大学生组成,学生在课余时间义务带团,一边带领外国客人了解本地风俗文化,一边磨练外语。小小的学生团队中就有能提供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导览,不比专业逊色。

相约在汉市场附近的岘港游客中心内见面,团队贴心地安排两位学生带领。

路线:Han Market 韩市场 → Danang Cathedral 粉红教堂 → Museum of Cham Sculpture 占婆博物馆 → Dragon Bridge 金龙大桥 → Han River Bridge 韩江桥

第一站:Han Market 汉市场

第一天遇到的司机小哥说过,岘港现今有一半人口是韩国人,韩国对越南经济投资很多,不少韩国人在当地工作和开店,渐渐形成今日的人口比例。

因此这使我今天不禁问了个蠢问题:「Han Market 是韩国人开的市场吗?」

导游阮小哥告诉我们,Han Market 的 Han 不是韩国的「韩」,而是旁边的「汉」江,这里是市内的传统市场,40年代兴建,邻近汉江,位置便利,吸引很多商人在此交易,特别是有钱阶级,早期更一度视为「富人市场」。

市场于1989年翻新后货物逐渐变得大众化,一楼卖水果、干湿货、熟食,二楼卖服装,虽陈旧却不脏乱。

细小铺位堆满大量各家自豪的好货,但不会自私地霸占行人道,地面干净清爽,走起来不挤拥,如今是旅客搜罗手信的热点目的地。

虾酱店

虾酱是大多数沿海城市的产物,但越南虾酱味道跟中国有点不同。食法上,广东人、天津人常用于炒菜,如虾酱炒通菜、虾酱烧萝卜等;而越南人通常用虾酱来做凉拌菜,还会直接做蘸料吃。

例如虾酱米线拼盘,里面有烧肉、炸大肠、炸豆腐、米线糕、生菜、青瓜、薄荷,蘸上青柠汁辣椒虾酱,替食材提味生香。

味道上,越南虾酱的臭味更浓烈些,但回甘的虾味更香浓,让喜欢的人欲罢不能。重口味料理并非人人爱吃,网络上没太多人会推荐这道民间美食,大概给虾酱的气味吓怕了,其实没想象中难以下咽,反而会被咸香吸引,越吃越起劲。

祭品与鲜花店

越南人也有定期拜祭先人的习俗,与华人相似,大烧金银衣纸,让先人在地府好好享福,纸品花多眼乱,挂满越南人珍视的物品,当地传统服饰、斗笠、彩色小马、莲花灯等。

传统服饰裁剪店

越南传统女性衣着,必定会想起斗笠 Nón lá 和 长袄 Áo dài,长袄 Áo dài 看起来像中式旗袍,但裙摆长长地散开,配上长裤穿搭。如今人们留在喜庆场合穿着,学生仍然保留白色长袄的校服传统。

第二站: Danang Cathedral 粉红教堂

粉红教堂是岘港热爆网络的景点,我们造访时正进行弥撒,访客禁止进入,人们仍乐此不疲在铁闸外拍照留念

教堂的粉红色外墙并非主教的少女心爆发 ,起初外墙跟胡志明市的红教堂一样,是庄严的砖红色,岁月的洗刷褪成淡粉红,修补时就干脆涂上粉红色,成就今日的打卡圣地。

第三站:Museum of Cham Sculpture 占婆博物馆

如果情迷吴哥窟的美丽,略嫌美山圣地遗址不够尽兴,在这里就可以发掘更多占婆族的历史和故事。

博物馆涂抹淡素的黄色,黄色正是占婆族的幸运色,餐馆里常见金黄松脆的越南煎饼,就是占婆族的传统早餐,吃过煎饼早餐,当日会行好运。

第四站 & 第五站:Dragon Bridge 金龙大桥 & Han River Bridge 韩江桥

金龙大桥是岘港的标志,金色巨龙在韩江上飞跃,连接着市区和海滩,气势磅礴,周末晚上更变身幻彩巨龙,会喷火又射水,展示豪气。

但原来这尾一飞冲天的巨龙的重要性,在大学生们眼中,还不如一道平凡的韩江桥。

她解释金龙大桥是外资兴建,而汉江桥是当地人集资建设,本地工程师设计,是岘港人的心血结晶,有种无法言喻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我们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城市的热爱,也因这份爱才愿意牺牲私人时间,背诵大堆历史数据,大热天时陪着陌生人徒步旅行,就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家园。

相关文章
  •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